• www.18luck.life 2019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 您现在的位置: 桃源一中>> 学科资源>> 物理>>正文内容

    让学生在课堂展示自主学习的风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呼唤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只有充分的自学,才会有有效的合作,也才会有满意的教学效果。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特征就是让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所谓“自主化”简单地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作主,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的观念。而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有不少由于传统教育方法的深远影响,学生早已习惯被动听讲,而不善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开放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让课堂变得有趣、实在、充满活力,展现出新的风采。 从09年以来,我作为本年级备课组长,从高一到目前高三,我们一改从前教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少的教学模式,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所有新授课及一、二轮复习课全部运用了自己编写的学案,教改的成果已经逐步显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与情感,让学生爱学,使课堂“有趣”。
           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带着新鲜感、好奇心走进课堂,并且感到自己学得轻松、有趣、开心、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情感转化,做到爱学乐学。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最有效的动力。学习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心智处于最佳状态,诱发其强烈的求知欲,让主动参与成为一种自主行为。如物理课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除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外,教师不妨自制一些教具,设计好的课件来吸引学生,如在《自感与互感现象》一课中,在演示断电自感后,提出“你相信一节干电池让你触电吗?”这时可以让5个学生手牵手连成一圈体验断电瞬间感觉,一节小小的干电池就能让几个大个子学生有较强烈的触电感觉,同学们十分兴奋,也议论纷纷,注意力全被吸引住了。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为什么一节电池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引得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油然而生。
           2、鼓励信任,激发情感。 
          没有无情感的纯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纯情感,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感因素影响的。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其实每一个年轻学生都是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的,只要老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是会积极配合的。在课堂上,我以饱满的教学激情,捧着爱心和童心,尊重、信任、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还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彼此友爱互助,促进合作与交流。从而努力营造热烈活跃、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敢于参与、愉快参与、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中去。
    二、培养习惯、探求方法,让学生会学。
           教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大任务。“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会学习”,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进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愿望,在爱学和会学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1、培养自学与质疑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促使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其中,培养自觉与质疑习惯尤为重要。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而质疑是学习的开始,是主动学习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自学课本和敢疑、敢问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养成自学与质疑习惯,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逐步形成。我首先让学生明白自学与质疑的意义及作用,再引导学生掌握自学与质疑的方法。经过尝试和努力,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摸索出“看(看书上说什么)、读(读例题,从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划(划关键字词)、想(想有什么疑难问题)、做(尝试完成做一做)”的自学方法及追问法、反问法、类比法、联系实际法等质疑方法。如在知识点上“设疑”,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思路上“设疑”,以指明学习的思维方向;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强化已有知识。例如对力的认识,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为什么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③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④力对物体的形态改变有什么影响?又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并用实验演示。②“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次学习与讨论,层层深入地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自学、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同时对自学效果好、问题提得又多又好的学生还多鼓励多表扬,调动学生自学与质疑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促使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2、引导探求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不能只“授之以鱼”,而应该“授之以渔”。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探求、掌握一系列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物理的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做到会学、善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放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让课堂“活”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观点,遵循开放性原则,采用开放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使全体学生“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
           1、动手操作,充分参与。
          “化静为动,以动促思”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形成表象,促使学生思维与探究,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达到让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求知、勇于探索的目的。 特别是在物理教学中,这样的机会是很多的,如:直线运动,讲加速度概念时,可以让几组同学分别起跑,比较启动快慢,在教室就可以做;机械波中讲多普勒效应时,可以让一个学生在教室走廊模仿火车鸣笛的声音,且边走边叫,同学注意声音的变化,在机械波的教学中,为了弄清波的形成过程,我让十位同学手牵手站成一排,从一号同学开始依次做下蹲运动,保持各位的周期与振幅相同。让其他同学观察……   等等。
            2、组织讨论,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胆发表意见,互相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思维品质、形成良好学风。为此,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合作精神,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3、变学为教,主动参与。 
          学生表现欲强,渴望自己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和赞赏。在课堂上,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把学生从“学”推向“教”,经常创造机会、提供时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充分展示才华、体现价值、感受成功,从而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活”起来。例如我们自己编写的课时训练题,可以每次指定一位同学制定标准答案,并负责讲评,最初,从评讲练习开始到有选择性地把一些例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课堂作业让学生讲评,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人人都来当回“小老师”,只要讲得对,让全班同学听明白就可以了。最后还将学生参与“教”的活动,从“讲台上”引向课桌间,更经常性地开展互教互学 活动,以“一一结对”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帮助后进生。对语言简练清晰、条理清楚、方法好的“小老师”,给予表扬与鼓励。学生为了能上讲台“教”,能讲出水平,上课时,努力学习教师的教法,认真预习与思考,不仅要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一改过去被动学习的局面,对知识的探求成为一种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从而更积极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发挥聪明才智。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开放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自主化,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课堂焕发新光彩,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 上一篇:物理奥赛优秀教练彭浩正
  • 下一篇:5.1 交变电流

  •     18luck新利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