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18luck.life 2019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 您现在的位置: 桃源一中>> 校园动态>> 领导视窗>>正文内容

    燕立国:发扬百年一中“以德治校”的光荣传统

            孔子说:“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让人们紧紧跟随着他,特别是在茫茫黑夜里靠他指引方向。其实,学校承担着培养人的重大使命,是整个社会文明教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孔子的这个观点更适用于学校,它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自公元1907年一代先驱宋教仁先生倡导创办桃源一中,距今已有105年。学校创办之初,正值我国旧学消亡、新学兴起的重要时期,正是为了唤醒民众、开启民智、传播科学民主思想,学校得以创办,因此,学校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在其后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心系国难、追求真理的优良校风,师生员工追求真理,向往自由,关心国事,蔚然成风,很多人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时任校长凤高翥先生提出了“诚勤”校训。“诚”以做人,“勤”以敬业,成为代代桃源一中人口眼相传的优良传统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入新时期以来,学校奉行“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始终把育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工作形成了鲜明特色,“以德治校”经验在全国推广。
     

            桃源一中百年办学史,就是一部百年德育史。抚今追昔,不禁让我们十分感念一代代桃源一中人所走过的百年“以德治校”之路。


    一、初建复办,历尽磨难:心系国难,追求真理(1907-1949)
     

            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春季,与“桃源三杰”(宋教仁、胡瑛、覃振)同赴日本留学归来的本县学者李世燮,在宋教仁倡议下,从振兴家乡教育事业出发,毅然回乡办学,创办了桃源官立中学堂。创办之初,校舍虽属简陋,但治校之严,励学之精,名震四方。后因县内派系纷争,经费无着,1912年学校被迫停办。
     

            民国十四年(1925年),经县参议会议定恢复办学,由北大毕业的凤高翥先生出任校长,整修校舍,添置设备,学校改名为桃源县立中学。凤高翥校长名望颇高,由他复办的县中,一时生源踊跃,名师齐聚,誉满沅澧。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犯境,县城常遭敌机轰炸,桃中校门、教室全被炸毁。学校被迫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先后两次迁往乡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学校开始回迁,至1949年年初完全迁回县城,学校正式定名为桃源县立初级中学。
     

            至此为止,学校从创立到复办,从被迫迁往乡下到回迁县城,其间经过六次迁址,三次更名,换任校长14人之多,皆因校址难定,经费难筹,校舍难建,加之时政昏庸,日寇入侵,社会动荡,可谓历尽坎坷。在黑暗中求索的桃中,突破千重难关,负起育才重任,探索着一条“以德为本,以教图治”的办学之路。
     

            综观桃中,就其办学思想而言,从教材的选定甚至于校舍的建设,无不体现着“以德为本”的宗旨。桃源官立中学堂首届招收“五高”毕业生57人,设班一个,学制五年,在所授修身、读经、国文、外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等10门课程当中, “修身”一门位列课程之首,地位显赫。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重建校舍,主要建筑按飞机图形设计,以正楼为机身,东西两侧为机翼,各建青砖楼房两栋,计有教室16间,分别命名为“敬业堂”与“惜阴楼”。在今天看来,这实际上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其德育意图尽在不言中。
     

            旧时的桃中,素以“三严”(即校纪严明,执教严谨,考试严格)闻名遐迩。那时学校订立有记儆制度,分甲、乙、丙、丁四儆,三次丁儆算一次丙儆,以此类推,甲儆开除,一次点名不到记一次丁儆,十分严厉。学校迁到泥窝潭鹤巢湾期间,国难当头,环境十分艰苦,学生们夜宿仓屋,昼餐禾场,席地听讲,点油灯自习,但上课出操,闻钟聚散,无一怠慢。当时负责教导的李心舟先生,起早睡晚,巡查无懈。凡违禁者,轻则记过,重则开除,亲疏不论,铁面无私。由于校风整肃,学生成绩优良,每年均有多人获得当时由省里名士唐伯球专为家乡子弟所设的“伯球奖学金”。
     

            桃中学生关注时政,追求进步,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早在民国16年(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学校率先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不少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纷纷下乡,与工农相结合,发动农民打士豪,建农会。学生会骨干朱仪和团员王宏珊,一次率领同学外出宣传,在尧河过渡时不幸落水遇难,进步师生一致要求县政府为其举行追悼会,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大会得以隆重举行,会上公开贴出“奉党使命,为党牺牲;努力宣传,努力革命”的巨幅挽联,震惊全县。后虽在长沙“马日事变”与常德“敬日事变”掀起的反革命恶浪中,学校党团组织惨遭破坏,师生一度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但不久,各种形式的斗争,又从隐蔽到公开,蓬勃兴起。如散发爱国传单,组织救亡宣传,举行反内战游行等活动,均在校内相继开展。三、四十年代就有师生一直以学校为据点从事党的地下活动,还有学生径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解放前的42年,尽管时政昏庸,社会动荡,校址变迁不定,条件异常艰难,但由于有严谨不苟的教育传统,爱国上进的革命熏陶,仍然培育了大批致力科研、献身革命的优秀人才,也奠定了桃源一中“以德治校”办学思想的根基。如1926年曾在本校就读过的王其梅,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在河南从事党的地下活动,解放战争中,曾在刘邓大军中担任二野18军53师师政委,1950年奉命率师进藏,历任西藏军区副政委、司令员等职,为全国解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杰出将领。

     

            二、喜获新生,曲折前进:政治至上,改造思想(1949-1965)


            1949年7月27日桃源解放。从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起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5年12月止的十七年,是桃源一中喜获新生、曲折前进的十七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学校随即进行了改革:废除了训导管理,代之以教导合一的民主管理;废除了“公民”课,代之以“马列主义”、“社会发展史”为内容的政治课;废除了文史科的旧教材,代之以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新教材;废除了打骂学生的教育方法,代之以说理诱导的说服教育方法;废除了工人伺候先生的等级观念,代之以教职员工一律平等的同志关系。以上举措逐渐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学校高举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旗,强调师生思想改造的重要性,要求师生走出校门,经受社会锻炼。1949年9月,全校师生在中共党员杜丹秋副校长带领下,参加社会中心工作,进行征兵、征粮和支援解放大西南的宣传,接待南下经桃源过境的第二、第四野战军部队,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跟着毛泽东走》等革命歌曲,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口号,宣传队、歌咏队人人情绪饱满,个个精神振奋。1950年11月,全校师生积极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运动,控诉美帝罪行,肃清亲美、崇美、恐美思想,深入县城各居民委员会及县城附近乡村开展宣传,教唱《志愿军战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等歌曲。学生们踊跃参军参干,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著名诗人昌耀就是在这个时期从桃源一中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据统计,在我校50、60年代毕业的学生中,涌现出十多位将军。1951年12月,桃源县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全校师生以此作为知识分子提高政治觉悟、改造思想的极好机会,积极配合土地改革,下乡巡回演出了由音乐教师李廷建等编导的大型歌剧《黄石桥》,深受广大贫苦农民欢迎。这对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斗地主,分田地,起到了启发教育和鼓舞斗志的作用。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度过新中国建立与县政府接管的“蜜月期”之后,自1957年开始,政治运动逐年增多,一个接着一个。频繁的政治运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冲击,学校德育工作被淹没在政治运动的洪流之中。
     

            1957年,全国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同年10月,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整风学习,为时5个月。教师白天上课,晚上学习。大部分教师遭到批斗,被强迫检查与劳动。1958年3月,学校开展了“拔白旗、插红旗”的红专辩论,号召教师向党交心,掀起了以搞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主的批判运动,进行了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学术思想等一系列“兴无灭资”的思想斗争。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对中学教育也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口号。正是在这年下期,学校创办了高中,变初级中学为完全中学。省教育厅行文,改校名为“www.18luck.life ”。10月,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停课,开展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教育革命。全校师生投入了大办工厂、农场,大炼钢铁,大搞劳动的高潮。在师生中成立民兵团,班级为排,年级为连,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均按这一军事组织进行。学校办起了钢铁厂、红砖厂、水泥厂,还兴办了农场,种校田180亩,师生轮流去农场劳动。

            这场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教育革命,严重地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德育工作在政治运动的鼓噪之下,也完全迷失了自己的本色与方向。

     

            1962年,学校认真贯彻了中央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草案)》(即“中教50条”),逐步建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秩序,同时狠抓思想政治工作,阶级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当时德育工作的重头大戏,阶级斗争成为当时德育的一门主课。请老贫农、老工人、老干部讲家史、村史和社会发展史,进行忆苦思甜;组织师生学习毛主席著作,强调个人精读,认真写好学习心得,学校党支部书记和正、副校长定期查阅学习笔记,集体交流学习经验,深入开展向雷锋、焦裕禄、董加耕等英雄人物的学习活动。1963年上期,学生响应学校党支部的号召,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自觉组成150多个“学雷锋”小组,给五保户送温暖,帮集体做好事,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赠送钱粮、衣服、鞋袜、牙膏、肥皂等,而且做了好事从不留名,共产主义风格极大发扬,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1966年)的十七年,是桃源一中喜获新生、曲折前进的十七年,是政治斗争、改造思想的十七年。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烙印:一方面,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德育方向彻底摒弃了传统旧式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弊病;另一方面,政治运动的频繁与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又彻底异化了学校德育内涵——德育完全异化成了政治教化的工具!


    三、十年动乱,饱经沧桑:德育异化,亮点仅存(1966-1976)


            1966年~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巨大的挫折和损害,教育战线尤为严重,桃源一中无疑是“重灾区”。全部校舍被出卖,正、副校长被同时打倒,学校三次被改名,二十多位教师被强加上各种不同的政治帽子进行批斗,教职工大多数下放农村劳动,全校“停课闹革命”近三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停课闹革命”的口号声中,学校德育课程与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一样,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1967年,在“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下,各地又自行安排德育课程,以“语录课”“批判课”和“运动课”为主。这一时期学校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斗争化”的倾向,将德育课程等同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而突出两种思想、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则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德育课程的主旋律。

     

            综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年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主导了学校德育的内容与方向,只不过后十年与前十年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政治斗争的二十年,是德育内涵备受荡涤的二十年,是德育之树在政治风暴中颤栗的二十年。在曲折动荡的二十年中,学生成长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向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成为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唯一的亮点。
     

            据校史记载,学校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到附近乡镇参加抢收、抢种劳动,往往历时二十多天,总能出色完成任务,受到社队表扬。尤为值得提及的是,吴子樵校长亲自带领学生到三阳公社长湖山大队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社会调查,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独立创作了话剧《长湖山》,并荣获常德地区话剧汇演一等奖。

     

    四、百废待举,艰难起飞:突出首位,抓好德育(1977—1999)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过拨乱反正,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此时,教育事业也进入拨乱反正和全面恢复的新时期。为了重新理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干扰和破坏了的学校德育课程,198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这对于恢复当时的德育课程的正常教学秩序,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工作首位,切实加强了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充实了政治工作队伍,健全了政治工作网络,并针对学生特点,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了德育的有效落实。
     

    (一)解放思想,努力走出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的误区
     

            由于我国历史上“左”的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习惯于把德育仅仅理解为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倾向已经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被置入公众意识中。“德育政治化”倾向缩小了德育的视野,忽视了德育的社会、道德、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功能。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战略重点的转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它单纯的阶级性功能转变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认识上来,从过去单一的功能观的藩篱中解放出来,面向学生,面向时代,实现德育功能的多元化,真正认识德育工作的本质,确立其正确的地位,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增强其时代性和实效性,真正体现出德育的实际价值。
     

            为此,学校秉承“心系国难,追求真理”以及“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德育传统,力求实现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转变:

            1、由“务虚”转为“务实”。前二十年的德育工作方法存在许多形式主义的和极左的东西,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摒弃那种虚无空洞的说教,要深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广泛接触学生,做到解决思想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与此同时,从德育的内容到形式,也都采取务实的做法,在丰富德育内容的同时,也努力寻求能深入学生内心的德育新形式。

     

            2、由“灌输”转为“自主”。强迫灌输式的方法,结果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人总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处处要求自尊、自立、自强。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自主式原则,多研究、了解学生,采取讨论、示范、启发、诱导等方法,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进行自我教育。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权,才能将学校德育的要求真正变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为,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3、由“单渠道”转为“多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已是大家的共识。但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看作只是党团组织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科任教师应将德育因素鲜明地引进课堂,体现出教学内涵育人的成分。同样,学校行政部门、后勤部门也要积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主动参与做好德育工作。
     

    (二)落实举措,夯实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基础

     

           明确德育首位是夯实学校德育工作新基础的首要举措。学校把德育工作的着眼点始终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这是学校德育目标的正确定位,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德育实效的首要环节。学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基础文明行为和道德规范放到突出位置,并首次明确把“德育首位”写入学校发展规划,“以德治校”从此成为理性的办学指针,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丰富德育内容是夯实学校德育工作新基础的必然选择。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换言之,即有关思想政治、品德、法制、纪律、心理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深化学习的内容。德育内容的多样化,符合新时期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组织老师编写了《桃源一中德育手册》,该手册遂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拓展德育途径是夯实学校德育工作新基础的正确方向。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致力于在活动中教育人。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社会活动,包括讲故事、做游戏、演讲、运动会、艺术节等方式,把呆板的灌输变为学生的有趣参与,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领悟所学习的内容,并从实际体验中受到教育。情景陶冶是学校德育的另一重要方法。这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方法。此法表面上“无言、无形、无求”,但实际上却通过渗透,构成揭示各种道德内容的直观课程,且效果颇佳。学校通过转变管理作风,推行民主治校;转变教风,强化教书育人;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文明校风以及建设美丽整洁的校园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学生创建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以“申重”为契机,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我校早在1954年9月,就被定为省属重点初级中学。1958年创办高中后,定为地区重点完全中学。“文革”中,由于校舍变卖、校址变迁、校名也几次变更,致使学校环境的培植、教学设施的完善等都受到了严重制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十多年的恢复、建设和发展,已使学校初具规模,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教育质量迅速提高,并因此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也多次被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种报刊作过典型报道。但由于历史的机遇和种种主客观因素,而未被纳入省属重点中学的行列。
     

            为了早日实现创办省重点中学的目标,我校自1988年以来,陆续从如下三个方面落实了一系列创优措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在现有校园、校舍、设备的基础上,并通过多条筹资渠道,分三步实施扩建计划。第一步:投资280万元新建一栋综合楼;第二步,投资170万元新建一栋教职工宿舍楼,并添置部分电脑和教学仪器设备;第三步,新建一栋简易体育馆和改造师生食堂,投资480万元建成6100多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和图书馆。
     

            二是进一步细化德育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德育素质。学校德育管理重点抓细节,从对一草一木的呵护到人际交往的一言一行,从仪容仪表的每一个细部到精神心理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发动全体师生讨论,先后制定了《桃源一中日常行为规范》《桃源一中师生员工礼仪100句》《桃源一中学生一日常规“三字歌”》,每一个条例又根据行为场所和行为对象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系列”。如《日常行为规范》就分为“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等五个系列;《礼仪100句》则按“做客”“待客”“在课堂和办公室”“在其他公共场所”等分为九个系列。德育目标的细化,极大推动了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三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申办省属重点中学、实施全面创优的一个根本环节。全校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以德、智、体各方面的优异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回顾1977年到1999年的22个春秋,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团结战斗,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深入贯彻、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优良传统的更大发扬、为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2年呕心沥血,22年砥砺奋斗,铸就了沉甸甸的“省级重点中学”匾牌。

    五、鲲鹏正举,合力奋飞:以德治校,打造品牌(2000—)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桃源一中逐步确立了“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体艺为特色”的办学思路,并由此形成了“德育特色、课堂特效、学生特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一条符合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精髓、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继承学校办学传统、切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办学之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适应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特别注重在务实和创新上下功夫,德育特色得以进一步凸显。
    一是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时俱进。学校坚持“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把“育人”作为德育工作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每个教职员工首先思考并首要解决的问题,坚持把“成才先成人,立人先立德”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策略与价值取向,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工作的地位高、位置正,真正摆到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二是德育工作的目标明确。我们把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辩证的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个性人格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三是德育工作的内容推陈出新。学校长期开展“行为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求生共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这六大教育既有养成教育,又有情感教育,还有方向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与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直接挂钩,克服了过去德育工作“空、虚、玄”的老毛病,较好地解决了德育内容与学生年龄、知识、阅历错位的问题;四是德育工作的形式精彩纷呈。概括起来,主要有“五抓”:一抓活动开展。学校坚持一期一条主线,一月一个系列,一周一个主题,层层开展活动。这些方方面面、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活动,构成了一幅我校德育工作的全景图。这幅“图”也自有其内在的结构网络和系统联系。从内容上讲,这些活动涵盖了行为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理念信念教育等,能满足青少年心智、人格成长的需要;从层次上讲,既有养成教育,又有明理教育、情感教育,还有方向教育,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从形式上讲,既有集体活动,又有小组活动,还有个人活动;从功能上讲,既有道德观念认知,又有道德情感体验,更有道德实践。如学校在每年3月份组织学生“徒步游览桃花源”,尽管同学们走得四肢乏力,脚板破皮,但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热爱家乡的感情。这项活动从2000年开展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且见到了实效,徒步走完全程的同学越来越多,2000年占67%,2001年占93.7%,2002年占94.5%,2003年占94%,逐年提高。有的同学顽强坚持,实在走不动了就上学校的收容车,缓过劲来又下车步行,令人感动。又如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到学校扶贫点——西安镇去一次,与当地学生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献爱心”活动,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咨询,在当地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这项活动,一方面使同学们学习了山里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勤俭节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另一方面培养了同学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建设家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激发了他们立志成才、报效家乡的使命感。二抓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处在心理疾病的多发期,任性逆反、情绪多变、自控力差……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调适、矫治,就会造成学生个性人格缺陷,影响良好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学校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成立了女生工作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还成立了《单亲中学生调查分析与良好心理品格的形成与培养》课题研究小组。该课题被列为我省“十五”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最终获县特等奖、市一等奖、省二等奖。还有湖南省教育学会心理课题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获省一等奖。学校被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连续八次评为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还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评为全国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三抓环境熏陶。为了让空间说话,环境育人,学校结合绿化美化校园,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建雕塑,修橱窗,兴景点,发动师生给建筑物命名,在学校公共场所设置温馨提示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学校把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环保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逐步养成了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写乱画、乱踩乱踏、不攀枝摘花、不在校园内骑车等习惯,表现出良好的公共道德素质,那“永不凋谢的栀子花”就是我校一道特殊的风景。四抓自我教育。学校注重学生自我教育,注重将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律、慎独的能力。比如学校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学校和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自主写广播稿、拍专题片、自办校报,以增强他们敏锐观察生活、明辨是非的能力;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学校坚持开架借阅图书报刊,有意识地实行“无人监考”,为学生提供自己战胜自己的机会;学校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将“文明卫生监督岗”改称为“文明卫生示范岗”,在食堂就餐、卫生大扫除、寝室纪律和班级日常事务等方面倡导并实行学生自治;学校开展军训,一再强调不图新鲜,一再告诫学生不要军训一过,一切“山河依旧”,而要把军训与平时的日常生活挂起钩来,着重培养紧张有序的生活习惯、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强调“管用一辈子”,而不是“管用一阵子”。五抓转化后进生。学校十分重视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响亮地提出了“后进生就是后劲生”的口号,建立健全了后进生转化工作档案,并把转化后进生作为重要指标来考核教师。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四不”“五优先”原则。“四不”即:不定性,不歧视,不溺爱,不加压。“五优先”即:表扬奖励优先、家访优先、个别辅导优先、课堂提问优先、批改作业优先。
     

              桃源一中以德育人,以德服人,以德立人,以德兴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德育楷模享誉全国。曾被首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清华学子王红球,就是我校2000年毕业的学生。他家庭贫困,在我校就读及大学就读期间,得到了很多人的资助。他不忘回报社会,回报他人,不忘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利用假期主动到湘西作社会调查,在大学就读期间,一直在尽最大努力资助14名湘西特困生,最后放弃考研,打工挣钱资助这14名特困生。王红球同学的善举,为无数一中学子树起了一座德育的丰碑。
     

    ——教育质量出类拔萃。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校共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百余人,还三次夺得全省文理科第一名,最近三年参加数、理、化、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共有17人获全国一等奖,有2人进入省集训队,领先于全省农村示范性高中。百余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五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开国将领王其梅,中国汽车工业创始人孟少农,著名诗人昌耀,辞书大家王同亿,科技新锐钟发平,实业精英李卫国、倪正东……可谓星光闪耀,光彩夺目。
     

    ——学校发展突飞猛进。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并谋求桃源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中共桃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征地400亩,投入两个亿,完成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并且主体建筑与内部设施设备一步到位,绿化美化文化全面配套,历史名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今天,走进桃源一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满目苍翠。一栋栋巍峨矗立的大楼,一条条宽阔洁净的马路,高高耸立的钟楼,庄严肃立的宋教仁雕像,静若处子的校史馆,工整有序的名言警句,还有诗墙画廊、宣传灯箱、文化橱窗、文化柱、励志台、校训石……构成了一幅幅让人流连忘返的校园美景。
     

    ——“三湘名校”声誉鹊起。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市级以上集体荣誉一百多项,如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还于1998年、2004年、2010年连续三届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柳斌、唐之享、庞道沐、许云昭、蒋建国、刘晓、朱俊杰、陈元魁等领导专家多次到校视察并给予很高评价。唐之享同志来校考察后高度赞扬我校“以德治校名副其实”并作“明德博学,求是致远”题词。许云昭同志分别于2002年6月和2003年10月12日两次到我校考察并作“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题词。《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湖南日报》和《湖南教育》等报刊多次对我校德育工作进行专题报道,高度肯定了桃源一中“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经验。

      

          百年一中办学史,就是一部百年德育史。这既不是什么强辩,也不是什么宿命,而是教育必须承载的历史使命。从百年一中德育史的各个阶段来看,无论德育的方针与目标、德育的内涵与内容、德育的途径与方式、德育的深度与广度,都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适应的;从一中百年办学史的纵向来看,从德育的流变当中,看到的是德育发展的时代性与规律性。如果说尊重学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前提,回归生活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基础,那么知行统一就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德育科研则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保障。
     

            对往事的钩沉不是纠结于过去,而是为了把握当下、创造未来。我们将积极响应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大力弘扬“以德治校”传统,积极开展生态德育的实践与探索,朝着“办名校,创名牌,铸名师,出名人”的目标奋勇前进。(作者燕立国系桃源一中校长)
     


  • 上一篇:燕立国参加高三毕业典礼勉励学生在人生天…
  • 下一篇:燕立国在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精神文化建…

  •     18luck新利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