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18luck.life 2019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 您现在的位置: 桃源一中>> 教研在线>> 文艺沙龙>>正文内容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考察侧记
           方法手段的改变孕育着技术的革新,而技术的革新会促进思想的革命,思想的革新反转来巨大地激发技术的进步。譬如一个练武者,使惯了棍,可以尝试一下用刀,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本领更高强些;譬如一个旅人,也要得到别人的指引,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视界更开阔些,从而收获更美妙的风景;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廓宽视野,增长见识,转换观念,革新手段,这样才会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改观。于是,便有了我们高三年级全体老师本月初的河北衡水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考察学习之行。
           行色匆匆,但我们的收获是丰实的。
                                 震   撼
           两天的实地考察,虽是走马观花,但在两校的漫游中,随处所见的点滴,却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
           大巴飞速行驶在前去衡水的高速公路上,一条横跨公路的巨幅广告从我们眼前闪过。不需要回望,广告上的字已定格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全国十佳名校衡水中学欢迎你!牛皮?牛气!
           进入衡水市区,看到低矮的建筑,不时扬起灰尘的马路,甚为寥落的街市,大家还在讨论衡水是不是地级市的时候,大巴已拐过几条街道,便靠在一处为高高的围墙圈得严严实实的所在缓缓前行。围墙外的墙面满是有关教育的宣传版面,我们知道已经来到了久慕的衡水中学。汽车在校门前停下,车门打开,满墙三四十吋大小的照片几乎眩晕了我们。这是衡中今年的高考红榜。细数一下,有六十九位考入清华北大,十五位考入香港几所大学,还有两位考入美国大学;河北省高考的文理状元也在其中。我们的动作表情竟出奇的一致——咋舌感叹。
           学校的大门紧闭。等了十来分钟,一扇窄窄的侧门开了,我们便如火车站检票一般,一个个在学校门卫确认了身份之后依次而进。打头的传看了刚才进门时接到的一张纸条,赫然写着:校园内吸烟,罚款500。我们的心里翻转着五味。
    校园内大路两边,竖着好几根用红黄两色塑料花装饰成的华表形状的柱子,密密地排列着内容各异的展板——这些,还流散出学校六十年校庆的余韵。我们在学校取得的荣誉展板前停驻:以表格形式罗列出学校获得的应该超过一百条荣誉奖励,每一条似乎都足以让衡中人骄傲;众多的奖项中,“2007年获全国十佳名校”特别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也消释了我们先前的疑虑。
          我们被领到了学校的办公楼。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到天井式大厅之后,我们都不晓得要往前走了。大厅中央,摆放的是各式奖品奖杯,陈列着各种鲜艳的奖旗和奖状;大厅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的是见证各种荣誉和开展重大活动的照片,而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的四张条幅点缀其间。在日关灯的照耀下,大厅里陈列的这些物品显得格外有光彩。很多人都不自禁的摆了姿势,拍照留念。
           圆桌会议室的交流会之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之下漫游校园。
           办公楼的二、三楼是各类办公室,大间是间隔成很多小格的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室,每个小格一张办公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电脑及各种教学用具;办公室里坐的人很多,或是在写写画画,或是在用电脑,或是在轻声的交谈,都是很专注的样子,我们的向里张望竟没有引起一个人注意。
           一条状元路让我们走了很久。一例的灯箱式路牌,每个路牌上一个学生的图像,图像旁边是学生的高考、事业发展等情况的简要介绍,而下边则是他们各自或借用、或自拟的人生格言。照片上的人还没有完全脱去稚气,但一例有着阳光的笑容,淡定的表情,而眼神中则又露着睿智和坚韧;咀嚼每一条人生格言,也是让我们这些成人们心生许多感慨的。
           学生寝室是一处别样的风景。寝室过道的两边墙上,除了寝室的各项规章之外,特别吸引眼球的是星级寝室的评比公布,五星四星三星的称号想必也能让寝室成员引以为豪的。寝室门比较特别,上半截一例是清洁透亮的玻璃;每个寝室都有一个很温馨的名字,富于个性化的精心制作的室牌挂在门楣上。透过玻璃,整个寝室一览无遗:每间寝室上下共或六或八个床铺,每个铺上都是拉扯得非常平整,叠得棱角分明的豆腐块状的被子统一摆放在床铺靠窗的一头,地面似乎没有一点纤尘,也不见再有其他的物什。
          从宿舍楼出来,转了几条路,感觉学校内的各栋楼都不是很高,三四层的;楼间距都很小,联通的路也不宽:校园格局显得有些局促。但就在这样紧凑的空间里,也开辟了一处中心花园,花园内高大的柳树、松树等特别青翠,枝叶横生交联,几乎遮覆了整个广场,各种雕塑、鱼池之类便掩映在树荫里:整个校园显得出奇的宁静。
           一阵急雨般的掌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寻着声音,我们来到学校礼堂,在门口朝里一望,我们来学校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其间没见过一个衡中学生,这里竟一下子看到了几千人。能够容纳近三千人的阶梯礼堂座无虚席,一例的蓝白两色校服,男生统一的短寸头,女生一例的齐耳短发,脸上竟然是一样的平和生动的微笑!舞台上,澳大利亚的没有下肢的半截人库提斯在作英语演讲,他的励志故事不时引发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掌声激荡着我们;而台下的圣神专注的表情,也幻化成温润的一色,涂抹在我们心里……感动!从视听收获的整齐让我们感动!我们每个人的眼眶里似乎都贮满了温热的液体。
           衡中的课程安排为讲授课和自习课两种,各年级下午全部安排为自习课。我们有个老师出于好奇,蹲在教室外观摩了一堂完整的历史自习课。一堂课下来,老师所有的话就讲了“做作业”、“不会做的自己想”、“会做的继续往前做”几句。整个教室里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清晰可闻,所有的学生都似乎保持着一个姿势做自己的,连头都不偏转一下,而老师只是不时地在学生中间巡查。其间有个女生被老师罚出教室,女生便不声不响地拿着试卷安静地坐在教室外的凳子上。我们的老师不解地询问原因,女生点着试卷上老师用红笔画的圈。原来,圈着的第三个要点的序词,学生错把“再次”还写成了“其次”,她要做的是整份试卷重做。
           下课的铃声响了,整个教学楼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咚咚咚的脚步声,高声的呼叫声,沸腾是与这里不沾边的;而从课桌里拿出来的课外书,课桌上摆上的一盘棋,还有轻声细语的交谈,不疾不徐的行步,却演绎着别样的生动。
          我们从衡中出来,已是黄昏时分;我们乘坐的大巴开行不久,便进入了万家灯火之中。
          第二天,还在薄雾笼罩中,我们乘坐的大巴就从茌平县城悄然出发,一直向乡间驶去。公路两边,满是完全脱落了叶子的杨树、柳树,树林之外,是收获了庄稼的田野,不时还看得到没有搬走的高粱秸、棉花梗。没有硬化的路还没有走完,汽车就停了下来。下了车,已是到了我们这次教育考察的第二站——杜郎口中学。放眼四望,目力所及,竟望不到一处农舍,才知道这里是纯正的乡下了。
           进了校园,我们就直接走进礼堂,观摩学校每天都有的面向来访者的展示课。我们接连听了初一数学、英语、语文三堂课。上课的模式都是一样的。穿着统一的校服的学生自带凳子和学习工具上了舞台,便自然地列坐在黑板两端,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黑板上已经板书了课题,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精心地描绘着自己的创意画。上课了,老师走出了两组学生的中心,跟我们一样似乎成了课堂的局外人。两组学生开始争着站出来发言:先是梳理学习内容的要点、重点、难点,陈述自己对学习内容中某个方面的理解;然后,两组之间互相提问,对方的同学可以商量之后回答,本组的同学也可以补充解释;再后来,两组学生轮番上场,接龙式的把学习内容编演成一个舞台剧。一堂课中,站在旁边的老师只是提示性地插问了几句话,检查了学生先前准备的作业,让优秀者展示了自己的作业。上课进行时,两个学生主持会对各组同学的表现做出及时评价,给表现优秀的一方在自己的创意画上加一朵红花,下课前再做总结性评价。整个流程好像精心设计了一般,过渡衔接很自然,有如行云流水;大家无一例外的争着表现表演,显得非常的生动活跃,而每一个学生落落大方的风度,响亮、清晰、准确而又有文采的表述,都让我们每一个观摩者眼睛一亮。
           我们有一部分老师分散随意走进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每个教室的教学流程大体一样,很特别的是他们的教室:没有讲桌,三十张课桌散乱地摆放着,而四围的墙上则挂满了小黑板。相对于礼堂的展示课,教室里的学生更自由些:他们或表演,或讨论交流,或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每个人都努力地做事,尽可能地表现自己。这些学生对于随意走进的外人视而不见,却也成为一道另类风景。
           我们观看了学校的课间操。学生一色的校服,到操场后整队跑步上位,然后迅速站好,安静。比较有意思的是,学生队伍旁边,出现两列统一着深蓝色西装的男女——老师也随同学生一起做操。音乐响起,整个操场随着热烈奔放的韵律操的节奏生动起来。
           中午,我们在杜郎口学校午餐。在食堂一楼大厅,我们看到学生餐桌上都摆好了饭菜;等同桌的同学都到齐了,马上开始用餐,完后,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洗刷后放在规定地方,然后轻轻走出了食堂。整个过程用时很少,几百人的大厅竟听不到说话的声音。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在两校不可能看到特别多,也难得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但仅就这随意捡拾的几片,也够让我们震撼了。
                                  感   悟
          有一篇介绍衡水中学的文章说:“我相信,每一位到过衡中的人,都会被弥漫在整个校园中的一种看不见却分明可以触摸的东西所感染。它无法量化,但可以感知;它无形无声,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它,就是衡中特有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态’。”是的,不仅在衡中,在杜郎口中学,我们同样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精神、这种生态的存在。这些无形无声的东西感染着我们,也催发着我们去思考,去探求……
          接待我们的衡中副校长不无骄傲地说:“三流的管理靠权力,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教学力,也是我们衡中的立校之本。”是的,无论是衡中,还是杜郎口中学,这些年声名鹊起,享誉海内,是应该有他们骄傲的资本,是应该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打造了他们的特色。没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品味的学校,也只能像暴发户般肤浅和落俗,不会有这般的大气和高品。
           衡中人是这样解读校园文化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审视两天中见闻的点滴,我们明了了一些文化的内蕴。
    衡中人最让我们仰慕的是衡中精神。应该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衡中从普通平常中颖脱而出,让自己的名字在华夏广宇中叫得响亮的。
          衡中的校服上印着醒目的四个大字:追求卓越。衡中人坚守和实践的信条是,所有的事务要追求完美,所有的人都要做最好的自我,让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让优秀成为一咱习惯。于是,学校的每一块宣传牌上,都写上了励志语录;他们自己编制的每一份试卷,也印上励志格言;及至于厕所里,见得到的也是励志警句。于是,他们的学生,有60%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愿望,有80%的坚信自己非常杰出,有超过90%的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于是便有了他们的校篮球队和中国女篮对抗。于是便有了他们的老师参加市、省、全国各级教学比武,没有获一等奖便是失败。于是还有很多很多。曾看过一段中央电视台采访衡中高三学生的视屏。和记者们生活了一天的是393班学生。整个教学楼楼面满是奋战高考的宣传标语,每个教室外面都有本班的巨幅高考誓言,393班的高考宣言是:“我很坚强,我很努力,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标语上都签上了各位同学的名字,记录了自己的高考目标,清华北大的居多。还在浓浓的晨雾笼罩下,他们就在激情跑操,跑操间隙,人手一本书,在认真地阅读;一个小时的早自习,都是忘情地高声朗读,竟没有一个人抬头他顾;课间也没有人走出教室,都在教室里学习或是讨论交流;午间回寝室休息,其实也只是转移了学习场所。记者走进除了床铺,连一张桌子都没有的寝室,和他们随意交流,他们坦言学习的辛苦,但他们的一些话却是富于思想的:“在目前,只有高考才是最公平的。”“能够经受衡中这样炼狱般的生活,今后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只有走过高考,困难家庭的同学才能把自己家庭带出困境。”记者是站在清华大学校门为这段视屏说的结语:“从衡水中学到这里只有三百公里。他们用十二年的时间,努力实现着这个跨越!”我们的解读是,他们用自己的坚强、努力、自信、思考,实践着自己的追求卓越。
          是做领跑者让别人惊羡,还是做追赶者而缺乏自我?衡中人当然地选择了前者。于是他们的精神内容便有了开拓创新。探寻衡中发展的轨迹,我们还是感觉得到,他们的学校也是经历了一个权力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演进过程。没有开拓创新,怎么会有衡中的高速、有序、良性的发展?再看学校近几年的主题年内容安排:2008年   学习提高年;2009年   创新提高年;2010年   素质提高年;2011年   管理提高年。这是他们不断丰富、充实、提高的很好的佐证。其实,他们的追求卓越,就有创新的精神内涵,因为,高品位的价值追求正是创新的源泉。
          “衡中人”,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名词,它是若干个个体,更是一个共同体;它们的每一分子都是竞争的,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合作。团队合作正是衡中名字叫得响亮的重要原因。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合作就没有力量;竞争是在合作之下的竞争,合作是在竞争之中的合作,合作永远大于竞争。在合作与竞争中,他们拿捏得恰到好处。他们都是高人。他们的评价条例中有一条很值得注意:个人的表现特出,固然可以受奖,但他所处的团队表现不佳,他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的;只有他的团队整体优秀,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得到重奖。这种捆绑式评价并不限制个人英雄主义,但更多的是鼓励团结协作。如果有哪个老师参加某个教学比武,或是做什么经验介绍,那一定是他所处的某个团队共同的事,而且直接关联到学校的荣誉,所谓一荣俱荣。
           荣辱与共,利益互联,把衡中人牵连在一起,而资源共享,机会均沾则会让衡中人在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都能找到自己表现和发展的平台。衡中人参加各级教学比武,做经验介绍,一定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但是,站在台前表现的一定是不同的面孔。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很多差距越拉越大,很多强势和弱势分别越来越明显,而衡水的这种讲求公平,也应该是吹在他们老师心里的一阵春风。
          我们教育的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这个群体有很多优点,比如爱好广泛,视野开阔,知识面也广,聪明,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但由于他们生活的特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又使得他们有着明显的不足,比如依赖性强,自我意识强,独立性弱,意志力弱,吃苦能力弱等。基此,衡中把吃苦抗挫能力的培养作为养成学生独立人格精神的最重要的内容。只要是学习期间,高高的围墙,紧闭的校门,便把他们与外界和家人隔开,让他们在学校里完全独立。每年都有的全员参加的八十华里七个小时的步走,这样长的队伍,这样的速度,其中的艰苦也是可以想见的。
           衡中有魔鬼训练营之称,他们也不避讳这样的说法。衡中的规章之严格,管理几近于严酷,是令置身其外的人难以想象的。比如老师跟学生一起住校,平时不能随便出校;比如学生在教室被发现吃零食,就要回家反省一周,被发现有一次抽烟,就无条件开除。这是衡中在生动、温暖之外极其冷厉的一面,这一面显示出的刚性,应该有着绝对的震慑力。
           戴着深度的近视眼镜,不修边幅,有点痴呆,有点迂拙,畏畏缩缩的,这是否你想象中的衡中老师形象?低眉顺眼,畏手畏脚,一门心思读书,默默地熬着自己的学习,这又是否你猜想中的衡中学生?其实,帅气,儒雅,充实,坚定,这是衡中教师的风度;阳光,自信,上进,坚韧,这是衡中学生的精神。他们绝不是痛苦的一群,他们的淡定,他们的满足,他们的自得其乐,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幸福与虔诚,有如受过洗礼的信徒。是的,精神空虚无着的人,即便是他们的物质基础如何丰厚,他们也将是百无聊赖的人,也会牢骚满腹;只有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人,才会宁静淡泊,知足常乐。衡中用什么样的魔法在每一个衡中元素中注入这种精神力量的呢?衡中人自己的解读是:活动!让各式各类的活动传载精神,让精神在活动中融入他们的机体,然后外化成各种美好的表现。他们认为,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有两张照片特别令人感动。一张照片的画面是无数只紧握拳头的手,整齐地、有力地、坚决地、45度斜上伸着。看不到脸,却可以想见每一张脸上写满热切;听不到声音,却能感受得到震耳欲聋的呐喊。还有一张,是衡中学生跑操的照片。整齐的校服,整齐的方队,整齐的步伐,整齐的表情,连每一张嘴都一样地张开到极致。这样活动中流淌出的精神,怎么不会深深地感染人?十佳班长竞选提供了有担当意识者展示的舞台,教师节师生文艺演出提升了全体的综合素质,军训磨砺了大家的意志,清华北大学子报告会激发学生的宏图伟愿,出国交流学生报告会在学生心里开辟了新的世界,校田径运动会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班主任素质大赛在表现教师的风采的同时也传达着责任,学校教师的集体婚礼传送着暖人的温馨……学习是教育,生活是教育,劳动是教育,健体是教育——所有的活动都承载着教育。在活动中,他们点燃激情,开启智慧,凝聚力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素质——活动成为他们精神文化的实体,活动也建造了他们的精神乐园。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乐园里,忘了苦,忘了累,没有了枯燥寂寞,外界的诱惑靠不近他们,也就不能异化他们,于是,他们也就更加自觉地经营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精神家园里,特别的充实,特别的满足,也就觉得特别的幸福。精神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难怪衡中会这样说:我们累但充实着,我们苦但快乐着,我们奉献但幸福着。
           衡中人还很骄傲地给这种活动文化以一个很温馨的名字——有根的教育。在衡中人的思想意识里,教育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闭门造车,教育的智慧应该指向人的生存,指向人的道德自由,指向人的道德的生长,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让学生学会感激,追求崇高,让学生充溢幸福感。教育是在心田里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给人们的启示,一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是要学会等待。不求一把钥匙能开万把锁,但每一把锁肯定有一把钥匙打开;一个教育行为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发生作用,都发挥相同的作用。所以,好的教育是丰富多彩的教育,只有丰富多彩的教育才能打开千差万别的锁。衡中人的活动文化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不流于空谈,真正能够落到实处。有根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她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时候,无损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相反,正是大力地促进,衡中近几年高考取得的骄人成绩,就是这种教育思想催生的。
          展示课结束之后,杜郎口学校安排了他们的老师和我们短暂的交流。这些纯粹意义的“草根”,面对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现意态从容,大气大方;对于无论技术层面还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解答深入浅出,有理有据,表现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厚的理论水平。是什么让这些乡野偏僻、足不出校的老师们精神面貌发生这样根本性的改变呢?当然,这些年,他们这样的接待不知凡几,在这样的平常中炼就了他们的处置从容的风度。但是,根本性的原因应该是他们观念的改变,观念的改变带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革命性变化。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豪气,发动了“农村教育的一场革命”,以“国际视野”,开展“本土行动”,以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为指导思想,创造了课堂教学的“三三六模式”,以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为特点,分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安排教学,再按照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六个环节实施。他们要让学生在课堂实现超常规发展,于是,他们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老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他们努力使课堂成为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富有成果的课堂。他们的校长崔其升这样评说他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挖掘的是潜力,培养的是勇气,张扬的是个性,奠定的是信心”。我们看到,在学校濒于绝境的情况下,崔其生思考着带领学校走出困境,给老师洗脑,这样才发动了一场来自偏远农村的教育革命的。这样的革命,不仅直接引领学校完全走出困境,也使杜郎口中学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为华夏广宇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教育明珠。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受,学校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应该是思想观念的。其实,不管怎样的文化,思想观念的老套陈腐,固步自封,是不可能给学校带来活力的,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的,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自己的富有品位的文化的。
                                    鉴   勉
           考察是开眼界的,也是让人振奋的,但同时又是发人深省的。
           我们现在热议的什么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衡水模式,他们都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开出了他们的那朵花。我们惊羡这些花的娇艳美丽,炫目迷人,但我们也知道,把这些花都采撷来,如果没有生命的扶助,就会水土不服,甚至迅速枯萎。我们有自己的土壤,我们应该播撒自己的种子,开自己绚丽夺目的花。当前,关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众说纷纭;如何在纷繁芜杂中披沙拣金,为我所用,我们要思考和实践的还有很多。
            文化决定着学校的品位;校园文化是注入学校机体中的血液,是学校生命的基本元素,是促成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学校有着百年历史,风风雨雨的一个世纪应该让我们经历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们学校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学校。比如我们的“诚勤”校训,面向学生的内在世界,面向学生的成人成长,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就特别有文化内涵。比如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响亮地提出了“以德治校”的口号,把德育工作列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这其实也是富于开先精神和建设意义的。如果把这些理念整理提炼,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定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办学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要有自己的亮点,而且,这个亮点要能够在别人仰望的高度闪烁。杜郎口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是他们的教学文化,不管外人如何褒贬,有这一点就足可以让他们在教育花园中随意绽放;衡水中学精神引领,荣誉引领,活动传载的思考,有根的教育的落实,就让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的神话,他们才不管别人评论的葡萄是酸还是甜呢。衡中一位毕业生在给老师的信中说:“您知道吗,在北大未名湖畔,每天早晨6点多,都有一群学生自动地组织在一起跑操,然后晨读。这成为未名湖畔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都是咱衡中的学生!”很有意思吧,衡中的学生也把母校的这个特点亮到了知名学府,想来也会照亮他们终生。我们的课改实施正如火如荼,“以生为本”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如何做出我们的特色,让桃源一中这颗明星更加耀眼,是我们一中人追求的目标。
          严格的规章,严厉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规定如何冷峻,它所针对的只是少数自控力差,缺乏自律精神的人,而他们却也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而少部分人自觉规范意识的增强,则可以改善我们的学习生活,净化我们的学校环境。从这点上来说,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冷漠的规章制度的温情的一面了。衡中的准军事化管理特别严格,但衡中的毕业生却是这样深情地回忆他们的母校的:“在衡中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每天都能进步,每天都很丰富,这样的日子,不会枯燥,不会烦闷,只有充实与满足。我们就像幼苗,饱吸水分,一天天茁壮起来。在成长中,我们的心跳动得更有力了,信念更坚定了,未来更明晰了,志向更高远了。”“衡中是一方道德的净土,衡中是一块拼搏的赛场,衡中是放飞有志学子理想的地方,衡中是年轻的心深爱的校园。”严格的管理让每一颗年轻的心得到磨砺而尽快成长成熟。
           应该要结束这篇考察记了。有限的篇幅是承载不了无限的思考的;而思考,则又是不断成熟,不断更新,不断随时而化的。
           早些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这里的常识是,很多的树组成森林,大片的森林可以改良一方气候;气候的改善,则可以促进森林的发展,而每一株树,自然会在美好的环境条件下得以茁壮成长。相同的道理,大家齐心协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则可以创造富于我们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而美好的校园文化则如春风雨露般滋养每一个学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教育应该留给学生一些什么。若干年后,学生再回想起中学生活的时候,留存的只是对学校、老师的感恩戴德,那不能算是我们教育的成功。我们更多的是应该传输给学生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并融化到他们的血液里,影响他们一生,改变他们一生,成就他们一生,就像我们的黄埔军校、美国的西点军校之于他们的学生。
     


  • 上一篇: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
  • 下一篇:守望幸福

  •     18luck新利备用